交聯電纜屏蔽層與導體間絕緣老化測試需通過絕緣電阻測量、直流耐壓試驗、泄漏電流測試、機械性能測試及環境模擬測試綜合評估,同時結合外觀檢查與在線監測技術判斷絕緣狀態。以下為具體測試方法及要點:
一、絕緣電阻測量
測試目的:初步判斷屏蔽層與導體間絕緣是否受潮、老化,或存在貫穿性缺陷。
測試方法:
使用兆歐表(如2500V或5000V)測量絕緣電阻。
分別對每一相進行測試,非被試相及金屬屏蔽層、鎧裝層需接地。
測試電壓根據電纜電壓等級選擇(如0.6/1kV電纜用1000V,6/6kV及以上電纜用2500V或5000V)。
結果分析:
絕緣電阻下降可能表示絕緣受潮或老化。
若絕緣電阻值低于標準(如每千米0.5MΩ),需進一步檢查。
二、直流耐壓試驗
測試目的:檢測絕緣在直流電壓下的耐壓能力,暴露潛在缺陷。
測試方法:
對交聯聚乙烯(XLPE)電纜,需謹慎使用直流耐壓試驗,因其可能引發積累效應(如電荷積聚導致擊穿風險增加)。
推薦采用交流耐壓試驗(如20Hz~300Hz諧振耐壓試驗)替代直流試驗。
結果分析:
若試驗中發生擊穿,表明絕緣存在嚴重缺陷。
泄漏電流異常增大也可能提示絕緣老化。
三、泄漏電流測試
測試目的:檢測絕緣在直流電壓下的泄漏電流,判斷絕緣性能。
測試方法:
與直流耐壓試驗同步進行,測量耐壓5分鐘和1分鐘時的泄漏電流。
耐壓5分鐘時的泄漏電流不應大于耐壓1分鐘時的泄漏電流。
結果分析:
泄漏電流過大可能表示絕緣受潮或老化。
四、機械性能測試
測試目的:評估絕緣材料在機械應力下的性能,判斷老化程度。
測試方法:
對絕緣層進行拉伸試驗,測量抗拉強度和斷裂伸長率。
計算老化前后性能保留率(如抗拉強度保留率需≥70%)。
結果分析:
抗拉強度或斷裂伸長率顯著下降,表明絕緣材料已老化。
五、環境模擬測試
熱老化測試:
將電纜樣品置于高溫老化箱(如70℃或90℃)中持續老化168小時。
監測絕緣電阻、介質損耗因數等參數變化。
濕熱老化測試:
模擬高濕度環境(如濕度95%、溫度40℃),觀察絕緣因水分侵入導致的性能下降。
鹽霧老化測試:
在鹽霧環境中(如35℃、5% NaCl噴霧)持續200小時,檢測抗拉強度變化。
六、外觀檢查與在線監測
外觀檢查:
觀察電纜外層絕緣材料是否存在龜裂、硬化、褪色或粉末化現象。
檢查屏蔽層與導體間絕緣層是否有裂紋或變色。
在線監測:
采用殘余電壓法、反向吸收電流法、電位衰減法等在線檢測技術,實時監測絕緣狀態。
使用紅外熱像儀檢測運行中的電纜溫度,導體溫度超過70℃或與環境溫差>15℃可能表明絕緣劣化。


